甘肃红沙岗风电机场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风电机场之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红沙岗镇,是中国重要的风能利用基地之一。本文将从机场的建设历程、技术特点、经济贡献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机场的建设历程
甘肃红沙岗风电机场的建设始于2006年,由国家能源局和酒泉市政府共同出资,总投资达到120亿元。机场占地面积为51平方公里,其中风电机组占地面积为28平方公里。机场的建设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2008年,机场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包括选址、勘探、环境影响评价、用地协议等。
第二阶段:2008-2011年,机场的基础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三阶段:2011-2014年,机场的风电机组安装和调试。共建设了290台2.5兆瓦风电机组。
第四阶段:2014年至今,机场的运维和扩建。机场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风能利用基地。
二、技术特点
甘肃红沙岗风电机场采用了先进的风能利用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风能资源丰富。红沙岗地区年平均风速达到7.5米/秒以上,是风能利用的理想地区。
2. 采用大型风电机组。机场共建设了290台2.5兆瓦风电机组,每台机组叶片长达50米以上,塔高达80米以上。
3. 双馈变频技术。机组采用双馈变频技术,使得机组输出电压稳定,效率高,损耗小。
4. 高效输电系统。机场建设了一条220千伏的输电线路,将发电的电能输送到甘肃省电网中心。
三、经济贡献
甘肃红沙岗风电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对当地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带动当地经济。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物流业、餐饮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2. 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机场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3. 环保效益显著。风能利用是一种清洁能源,甘肃红沙岗风电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为当地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甘肃红沙岗风电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风能利用事业的一个典范,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机场的建设历程、技术特点、经济贡献等方面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希望甘肃红沙岗风电机场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